Sunday, October 28, 2007

成熟

有一晚, 有個舊朋友跟我說:「我感到很安慰, 你大個左好多」我第一個反應是:「頂. 唉. 算了, 大個左, 也不一定是好事」其實, 可以的話, 我還是想留在幼稚時代, 嘻嘻哈哈無憂無慮, 煩惱少, 歡樂多, 仍舊貪玩, 仍舊愛睡, 仍舊相信日劇中的浪漫情節. 幼稚有甚麼不好, 我不知有多羨慕那些可以隨心所欲的人, 他們不一定是游手好閒的蛀米大蟲, 他們可能是很有才華的天才, 他們只是缺乏了世俗眼光認為是「成熟」的特質. 說真的, 幼稚有甚麼不好?

可是, 世事往往不由人主宰, 並不是你愛怎樣就怎樣. 改變常常是身不由己的, 避不到也阻不了, 算了, 既來之則安之, 但是, 每晚夜闌人靜, 召喚杜康後, 我總想有一時三刻strike back的時候, 暫且神遊一會, 彷彿回到過去, 彷彿一切重來. 那感覺很痛, 但我很想念那種痛, 痛得流淚, 淚極而睡. 明天一覺醒來, 驚覺一切是夢.

兩杯下肚, 多有失言, 見諒見諒.

後記: 小時候學踏單車時跌得很痛, 也許會留下疤痕, 但切莫忘記那傷痛, 提醒自己不要再這樣跌倒. 不管最後能否學會, 回想那些時光, 也許仍會隱隱作痛, 也許你會感謝它, 但至少你沒有放棄, 努力前行, 這才沒有辜負那些事, 那些人, 那些時光.

Labels:

補完

日文中有個詞語, 叫「腦內補完」, 顧名思義, 就是一些進入腦內的影像並不完整, 就用自己的幻想, 將不足的部份補上, 想像出自己希望看到的東西, 自我陶醉. 通常用作貶義詞, 但近來越用越廣泛, 變成中性詞了, 泛指所有的自行聯想了.

最近睇左套日劇「櫻2號」, 男主角是個發明人工智能機械的天才, 由於久久無法忘懷一年前因病死去的戀人, 就造出一個跟她一模一樣的機械人, 但一如所料, 不久主角就完全陷入這個代替品的幻想世界, 不能自拔, 旁人的多番勸阻亦無效. 雖然機械人跟她的樣子一樣, 聲線一樣, 行為舉止以至日常生活細節也一樣, 但這些其實都是主角預設的戀愛程式而已. 人類的腦袋可真是神奇, 姑勿論這次有一模一樣的機械人這麼容易理解的補完物, 就是死去的她的母親, 也沒能放棄她以前用過的手機和手機號碼, 幻想她總仍在身邊, 覺得一旦取消了這個手機號碼, 她就真正的不存在了.

出乎意料的, 片中沒有如我估計, 機械人的人工智能沒有太多的超出主角預設的程式, 做出一些有自我意識的行為, 除了片尾的兩句. 很明顯的, 編劇還是想帶出機械就是機械, 程式就是程式, 機械人始終不能有喜怒哀樂的情感, 也沒有恐懼. 就是說, 那些溫馨幸福的感覺, 那些感動回憶的重溫, 由始至終還是主角單方面的一廂情願, 以補完來自我麻醉.

我相信, 其實很多人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 我也有我的補完物, 分別只是投入程度的深淺. 我會說, 適量的補完, 有助減輕痛楚, 就如打嗎啡一樣, 但是打得太多了, 效果慢慢就減少, 而必須注入更大的劑量, 動用更投入的補完. 另外我在想的, 是人們對補完物一旦消失後, 如何面對逃避了的現實, 如何承受沒有嗎啡的痛楚. 結果通常有兩種, 一是大徹大悟, 一是陷入瘋癲, 而且機會相當, 如果換了是我, 我會瘋掉嗎? 我無法預測, 這是個相當複雜的問題. 旁人到底應該狠下心腸, 去把手機砸爛, 去把機械人毀掉嗎? 我不知道, 這是個更複雜的問題...

Labels:

Thursday, October 04, 2007

求敗

相信很多人都想事事順利, 但這些年來我卻愛上失敗. 聽起來有點自虐, 甚至有點變態. 但是, 停一停, 諗一諗, 大家這麼害怕失敗, 是為了甚麼原因呢? 怕重做重試? 怕屢試屢敗? 怕浪費時間? 還是為了那樽鹽? 其實, 只要懷著正確的心態, 積極面對挫折, 失敗可會比成功獲益更多.

工作上, 我刻意尋找既大型又困難的project, 一來擴闊眼界, 見見世面, 至少寫在resume上也比較馨香; 二來挑戰自己, 把自己置身於困境之中, 好磨練一下鬥志, 也從中學習更多不同的技術. 我很喜歡跟技術好的同事聊天, 常因此習得秘技; 我也很樂意與菜鳥工作, 藉著反面教材也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樣可笑的錯. 事實上, 我曾經應徵過兩份十分難入的工作, 一個是警隊督察, 另一個是摩根史丹利. 即使一開始心理上就知道成功的機會渺茫, 我還是做足功課去拼一回, 結果當然一如所料, 但我從中卻悟到很多道理.

警隊督察的面試, 分數個不同的階段, 由最簡單的視力測驗, 筆試, 到延續面試, 考驗各種溝通技能, 應變, 語言, 思考, 歸納等不同能力, 可謂相當全面. 這些方面我自問勝任有餘, 但問題是如何令考官欣賞到你這真材實學? 我正想看看, 到底怎樣的人, 才能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令人留下良好印象. 結果獲考上的, 坦白說, 我不覺得他們的能力在我之上, 但是他們的主動而積極的言談舉止, 充滿自信滔滔不絕的偉論, 正是我給比下去的主因. 你說不服嗎? 不, 他們讓我明白到, 即使你有媲美愛迪生的才華, 你還是明確地表現出來給人知道, 不能以「有麝自然香」自居, 因為人類始終是容易受外表主導的動物.

摩根史丹利更有趣, 我明知道自己其實沒有多大興趣, 但湊巧朋友說他一個在裏面做的朋友, 可以介紹我去應徵, 我大概知道自己被取錄機會不大, 一來我不是finance的人, 二來我做的web app不是ibank會用的技術. 抱著吸收難得一遇的經驗的心態, 我特地請了兩日假, 遍尋網上流傳有關的面試要訣和題目, 死記爛背. 另方面惡補了一會英文會話, 因為聽說所有面試都是全英文的. 結果雖然是意料之內, 但我沒有多大的失望, 反而覺得不錯, 當中我知道其實在Java這個技術, 我還不夠格, 最多只是一個比較好的雜魚. 然而, 雜魚依然是雜魚, 依然是人家一個光速拳被擊倒的眾多數的其中一個, 但我確實頗喜歡這種力盡而亡的感覺.

我看過一個廣告slogan, 「只要不放棄, 就沒有失敗這回事」, 是我少數有同感的slogan, 而不是那些「Impossible is nothing」的爛句. 是的, 一個人不會永遠失敗的, 你可以失敗10年, 20年, 30年, 不打緊, 只要你堅持, 努力, 再嘗試. 為的就是最後一刻的勝利, 那麼一切都值得.

一個人通常不會知道自己的程度為何, 有時還會錯以為自己早已是達人級數, 因此會自大起來. 這其實相當危險, 就像螳螂以為自己強大到可以擋車一樣. 偶爾嘗點失敗, 警惕自己不要自滿, 保持著一個不斷升等的心態, 我認為是相當重要.

總有一天, 我也要揮出光速拳.

Labels: